一剪梅·红藕香残玉簟秋(李清照)_一剪梅·红藕香残玉簟秋的意思_一剪梅·红藕香残玉簟秋赏析 - 诗词大全
《一剪梅·红藕香残玉簟秋》是由宋朝李清照所作的一首精典诗词,本文给大家带来了《一剪梅·红藕香残玉簟秋》的意思,《一剪梅·红藕香残玉簟秋》的赏析,《一剪梅·红藕香残玉簟秋》的读音,《一剪梅·红藕香残玉簟秋》的诗意等内容,此外《一剪梅·红藕香残玉簟秋》是一首情感的诗句,写景的诗句,婉约的诗句,思念的诗句,宋词三百首的诗句,闺怨的诗句,景色的诗句,宋词精选的诗句,的诗词。
「一剪梅·红藕香残玉簟秋」是由宋朝李清照所作的一首优美诗词,本文给大家带来了「一剪梅·红藕香残玉簟秋」的全文,「一剪梅·红藕香残玉簟秋」的意思,「一剪梅·红藕香残玉簟秋」的赏析,「一剪梅·红藕香残玉簟秋」的拼音,「一剪梅·红藕香残玉簟秋」的诗意等内容。。译文对照
「一剪梅·红藕香残玉簟秋」全文阅读
红藕香残玉簟秋。轻解罗裳,独上兰舟。云中谁寄锦书来,雁字回时,月满西楼。
花自飘零水自流。一种相思,两处闲愁。此情无计可消除,才下眉头,却上心头。
「一剪梅·红藕香残玉簟秋」译文解释
荷已残,香已消,冷滑如玉的竹席,透出深深的凉秋。轻轻的脱下罗绸外裳,一个人独自躺上眠床。那白云舒卷处,谁会将锦书寄来?正是雁群排成“人”字,一行行南归时候。月光皎洁浸人,洒满这西边独倚的亭楼。花,自顾地飘零,水,自顾地漂流。一种离别的相思,牵动起两处的闲愁。啊,无法排除的是——这相思,这离愁,刚从微蹙的眉间消失,又隐隐缠绕上了心头。
「一剪梅·红藕香残玉簟秋」注释大全
红藕:红色的荷花。玉簟(diàn):光滑似玉的精美竹席。
裳(cháng):古人穿的下衣,也泛指衣服。
兰舟:此处为船的雅称。
锦书:前秦苏惠曾织锦作《璇玑图》,寄其夫窦滔,计八百四十字,纵横反复,皆可诵读,文词凄婉。后人因称妻寄夫为锦字,或称锦书;亦泛为书信的美称。
雁字:群雁飞时常排成“一”字或“人”字,诗文中因以雁字称群飞的大雁。
月满西楼:意思是鸿雁飞回之时,西楼洒满了月光。
一种相思,两处闲愁:意思是彼此都在思念对方,可又不能互相倾诉,只好各在一方独自愁闷着。
才下眉头,却上心头:意思是,眉上愁云刚消,心里又愁了起来。
「一剪梅·红藕香残玉簟秋」拼音
Gong Ou Xiang Can Yu Dian Qiu 。Qing Jie Luo Chang ,Du Shang Lan Zhou 。Yun Zhong Shei Ji Jin Shu Lai ,Yan Zi Hui Shi ,Yue Man Xi Lou 。
Hua Zi Piao Ling Shui Zi Liu 。Yi Chong Xiang Sai ,Liang Chu Xian Chou 。Ci Qing Mo Ji Ke Xiao Chu ,Cai Xia Mei Tou ,Que Shang Xin Tou 。
「一剪梅·红藕香残玉簟秋」赏析摘录
词的起句“红藕香残玉簟秋”,领起全篇。一些词评家或称此句有“吞梅嚼雪、不食人间烟火气象”(梁绍壬《两般秋雨庵随笔》),或赞赏其“精秀特绝”(陈廷焯《白雨斋词话》)。它的上半句“红藕香残”写户外之景,下半句“玉簟秋”写室内之物,对清秋季节起了点染作用,说明这是“已凉天气未寒时”韩偓《已凉》)。全句设色清丽,意象蕴藉,不仅刻画出四周景色,而且烘托出词人情怀。花开花落,既是自然界现象,也是悲欢离合的人事象征;枕席生凉,既是肌肤间触觉,也是凄凉独处的内心感受。这一兼写户内外景物而景物中又暗寓情意的起句,一开头就显示了这首词的环境气氛和它... 古诗文网>>
这首词作于清照和丈夫赵明诚远离之后,寄寓着作者不忍离别的一腔深情,是一首工巧的别情词作。词的起句“红藕香残玉簟秋 ”,领起全篇,上半句“红藕香残”写户外之景,下半句“玉簟秋”写室内之物 ,对清秋季节起了点染作用。全句设色清丽,意象蕴藉,不仅刻画出四周景色,而且烘托出词人情怀。意境清凉幽然,颇有仙风灵气。花开花落,既是自然界现象 ,也是悲欢离合的人事象征;枕席生凉,既是肌肤间触觉,也是凄凉独处的内心感受。起句为全词定下了幽美的抒情基调。接下来的五句顺序写词人从昼到夜一天内所作之事、所触之景、所生之情。前两句“轻... 诗词名句网>>
「一剪梅·红藕香残玉簟秋」作者简介
李清照(1084年3月13日~1155年5月12日),字易安,号易安居士,汉族,山东省济南章丘人。宋代(南北宋之交)女词人,婉约词派代表,有“千古第一才女”之称。早期生活优裕,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,早期生活优裕。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,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。出嫁后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。金兵入据中原时,流寓南方,境遇孤苦。所作词,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,后期多悲叹身世,情调感伤。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,自辟途径,语言清丽。论词强调协律,崇尚典雅,提出词“别是一家”之说,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。能诗,留存不多,部分篇章感时咏史,情辞慷慨,与其词风不同。有《易安居士文集》《易安词》,已散佚。后人有《漱玉词》辑本。今有《李清照集校注》。